杨益
“九一八”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必须铭记的日子。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在这场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军民把“游击战”运用得炉火纯青,不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创造了大量战争奇迹。那么,“游击战”是何时开始出现的呢?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抗日敌后游击战”浮雕,展现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穿过青纱帐的太行山区游击队员和手里拿着手榴弹的老乡随时准备投入战斗的情景。
楚汉战争中诞生“游击战之祖”
出自元刻本《新刊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的汉初所封大将:韩信、彭越、英布。彭越被奉为“游击战之祖”。
游击战,中国古已有之。相传为辅佐黄帝的丞相风后撰写的《握奇经·八阵总述》中有“游军”一节,其中记述:“游军之形,乍动乍静,避实击虚,视赢挠盛,结陈(阵)趋地,断绕四径。后贤审之,势无常定。”这是对游击战特点的生动描述,大意是游击队的行动特点是,忽动忽静,避实击虚,打弱扰强,或是集中兵力攻击敌人的要点,或截断敌人四周的交通,使它陷于穷困。
公元前6世纪末,楚国是南方霸主,楚国东部的吴国也已崛起。吴王阖闾任用伍子胥及孙武等人图谋伐楚。伍子胥献计说:“楚国国力强大,兵员众多,但是内部不和。咱们可以准备三支精锐部队向他们发动突然袭击。一支军队攻入楚国境内,楚国必然调集大军前来迎战,咱们却撤退。等他们撤退了,咱们再派另一支军队进入,如此反复,楚国必然衰弱。”吴王阖闾依计而行,果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伍子胥贡献的这个计策有了“游击战”的意思,但没有形成定型的战术。
“游击”一词最早见于汉初,汉高祖刘邦设置游击将军。游者,游走;击者,打击。游击战,简单说就是面对强大的敌人,不是正面硬拼决战,而是机动作战,利用空间,避其主力锋芒,攻击其后勤等非作战单位,或歼灭其小股部队,从而阻挠敌方战争机器的运行。
古代游击战的一个经典案例是公元前3世纪末楚汉战争时的“彭越挠楚”。当时,楚霸王项羽英勇无敌,正面作战仅凭三万精锐就打垮了刘邦拼凑的数十万联军。汉高祖刘邦采取的对策是兵分三路,刘邦自己带兵在河南的成皋、荥阳、宛城一线挡住项羽的主力,派韩信、张耳等带一路兵马先攻取山西、河北的代、赵、燕等国,再攻山东的齐国,对项羽的西楚国进行战略包围。另外派彭越带几万兵马,在江苏、安徽一带进行游击战。《资治通鉴》提到彭越时说:“常往来为汉游兵击楚,绝其后粮。”
项羽要往西来打刘邦的荥阳,他的粮食就要从江苏、安徽及更后方的长江南岸运送过来。而彭越就在半路拦截这些辎重,还攻占防守力量不足的城池,使项羽没法全力对刘邦作战。等项羽回过头来打彭越,彭越就迅速撤退,使项羽无法将其消灭。而项羽被彭越引走时,刘邦在正面又能对楚军的其他将领逐个击败歼灭。等项羽再次回师打刘邦,彭越又卷土重来,如此反复,使项羽顾此失彼。
在刘邦攻灭项羽的过程中,彭越带领几万兵马在项羽根据地和前线之间不断穿插游击,充分发挥“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游击战法,神出鬼没,演绎了一场“彭越挠楚”的精彩故事,因此,彭越也被奉为“游击战之祖”。
农民起义首领中善于打游击战的要数明代末年的闯王李自成。1630年李自成起兵时,明军战斗力还很强大,农民军交战胜少败多。打不过他们就跑,除了在陕西省各地转战,也不时进入山西、河南,与朝廷官兵玩“打地鼠”的游戏。哪里官兵实力强,就先避开,转到薄弱之处。1635年,13支农民军在河南荥阳召开大会,这时明代五省总督洪承畴督率官兵包围上来,李自成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战略,分派其他农民军牵制、吸引官兵,自己与高迎祥、张献忠南下攻占凤阳,让明军损兵折将。1636年,李自成被推为“闯王”,在四川、甘肃、陕西一带转战,官兵强了就跑,抓住空子就打,明军始终拿他没办法。1640年,在河南大灾百姓走投无路时,李自成开仓赈饥,兵力迅速增长。自此,李自成实力大增,继续使用“游击战”,扩大战果,数年之间就推翻了大明朝。
助美国独立战争一臂之力
游击战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作用巨大。图为反映1777年北美游击队取得萨拉托加战役胜利时的场景画作。
在西方战争中,入侵别国的军队同样会遭遇当地游击队的袭击。小股游击队可以在敌占区得到本国民众支持,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游击战,打击敌军的补给线和小部队。近代以后,民族意识觉醒,这样的战例更为常见。
近代美国的独立,就与游击战有密切的关系。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英国出动大军登陆北美,企图扼杀殖民地的独立运动。当时华盛顿领导的大陆军不过2万人,很难与数量占据优势的精锐英军抗衡。然而,殖民地拥有大量的民兵游击队,遇上零星英军就迅速扑杀,或者在英军背后、侧翼开火骚扰。惯于正规作战的英军,遇上这种民兵游击队非常头疼。其后的战斗中,民兵时而分散扰袭,时而聚拢围攻,继续给英军带来巨大麻烦。华盛顿率领的大陆军也凭借这些盟友的支持,与英军浴血奋战。1777年夏,北美游击队扰袭从加拿大南下的伯戈因所部7000名英军,并与大陆军将其包围在萨拉托加,迫使其投降,成为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即使是威震欧陆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也吃过俄国游击队的瘪。1812年,拿破仑率领法国、德意志等联军60万人,进攻沙皇俄国。当时俄国军队还不到联军一半,处于绝对劣势。初期俄军节节败退,联军长驱直入。俄军新任总司令库图佐夫且战且退,甚至把莫斯科都丢给了拿破仑。拿破仑虽然占地千里,补给线却也无限拉长。而俄军的哥萨克骑兵及其他民间游击队,对联军的运输队和小股部队不断袭击,严重破坏了他们的后勤,导致联军病死、饿死、累死、冻死的兵马却比战死的还要多得多。
拿破仑在莫斯科待了一个月,终于不得不撤退。库图佐夫率领俄军远远尾随,放出大批哥萨克骑兵和游击队继续破坏法军交通线、补给线,围攻落单和掉队的联军,撤退中的联军官兵如同水中冰块一样不断被俄军游击队蚕食。等拿破仑撤到巴黎时,60万大军只剩下区区几万人,伤亡超过90%。能让所向披靡的拿破仑吃这样大的败仗,除了俄罗斯辽阔的领土和严寒的冬季,俄国游击队对法军的不断袭击、阻挠、削弱,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粉碎日寇“以战养战”狼子野心
1939年冬,八路军在河北省涞源县黄土岭战役中,诱敌深入,各个击破,重创日军号称“精旅”的独立混成第2旅团,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
游击战最大的特点是因势利导的灵活性,早在1928年左右,中国工农红军就总结出游击战的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抗日战争时期,游击战没有拘泥于“十六字诀”,而是不断创新突破、灵活运用。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吞我国东三省,此后逐步蚕食我国领土,并在1937年全面侵华,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他们妄图榨取沦陷区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己所用,越战越强,进而吞并全中国。为了粉碎日寇妄图“以战养战”的狼子野心,中国共产党根据日军占地广阔而兵力相对不足,无法处处设防的漏洞,利用在红军时期就已成熟的作战经验,主动出击,深入敌占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敌后游击战。
抗战相持阶段的前期,日军骄横狂妄,袭击根据地喜欢长驱直入。这时敌后军民大量采用了“敌进我退”的战术,诱敌深入,择机集中兵力打击日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39年冬天,号称“精旅”的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分三路向晋察冀根据地发动袭击。时任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的杨成武率军迎战。杨司令员利用日军傲慢的特点,决定诱敌深入,各个击破。他先以主力部队在河北省涞源县雁宿崖布置埋伏,以一部分兵力配合游击队且战且退,将日军第1大队诱至雁宿崖,包围歼灭其500余人。有“名将之花”之称的日军旅团长阿部规秀急于“复仇”,率第2大队、第4大队等部约1500人卷土重来。杨成武利用其心态,再次以少数兵力将日军引诱至河北省涞源县黄土岭地区。阿部规秀自以为抓住了八路军主力,一头钻进黄土岭的山谷,没想到被早已埋伏在两侧高地的八路军团团包围。经过激战,八路军毙伤敌900余人,阿部规秀被打死。
针对敌后游击队的灵活作战,日军想出来一个非常狡诈的主意。1939年3月,日军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提出“囚笼”政策,以铁路为柱,以公路为链,以碉堡为锁,辅之以封锁沟、封锁墙,构成网状囚笼,对抗日军队压缩包围。
为了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抗日军民采取了一种新的游击战方式——破袭战,也就是攻击日军的交通线,把铁轨掀翻,把公路挖断。这种战术的好处在于:对其袭击,既能切断日军运输线,歼灭分散的护路日军,还能吸引日军奔袭支援,从而创造打援的机会。
八路军最著名的一次破袭战,是1940年8月下旬发动的百团大战。当时国内汪精卫叛变,蒋介石掀起反共高潮,投降风气日盛;国际上法国向希特勒投降,纳粹德国气焰嚣张。日军得意忘形,一面在湖北省发动枣宜会战,诱降国民政府,一面在后方大肆推行“囚笼”政策。在这种黑云压城的气氛下,八路军发动了破袭战。百团大战在华北千里之地,以上百个团同时突袭,令日军措手不及。破袭重点是华北命脉正太铁路,出动了约20个团分别突袭正太铁路各路段,同时调遣了更多的部队破袭其他铁路和公路,并拦截、扰袭日军增援部队,使日军顾此失彼。百团大战一度令日军后方交通瘫痪,毙伤日伪军3万余人。
据统计,全面抗战爆发后的8年中,八路军、新四军及民兵等部队总计毙伤俘日军约50万人,伪军100余万人。这些战果是在10万次以上的作战中取得的。也就是平均每次作战歼灭日军4、5人,伪军10人左右。正所谓聚沙成塔,滴水穿石。全民参战的游击战不仅助力中国抗日取得成功,也写下了战争史上辉煌的一笔。
高科技赋能“信息游击战”
二战结束后,高科技迅猛发展。人们通过现代局部战争发现:避实击虚、化整为零、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模式并没有过时,变化的只是具体的手段和工具。比如在某些城市巷战中,面对大型坦克,游击队员偷袭时,手中的武器不再是步枪,而是变成了更具杀伤力的冲锋枪、火箭筒,甚至用上了无人机、反坦克导弹等单兵制导武器。
对于未来的战争模式,军事专家普遍认为,将来像一战、二战这样的大规模集团战争很难再发生,但小规模的局部冲突仍然会长期存在。那么,适合小规模作战的游击战就不会消亡,作战形态也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演化。
在信息化时代,数据信息的获取、传输、综合分析和应用赋能已成为现代化战争效能提升的“倍增器”。随着高空侦察卫星、“星链”、手机通信软件加入到战场中,以及低空机器人、深海无人器等自动化设备增多,或许会产生空中游击战、深海游击战、机器人游击战等新模式。以高科技主导的“信息游击战”将在未来战场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能战方能止战。梳理正义之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不管什么时代,和平与发展永远是人类追求的主题。
特色战术
“麻雀战”让鬼子疲于奔命
抗日游击战场上,“麻雀战”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战术。麻雀这种鸟体型小,动作灵活,飞来飞去让人难以捉摸。敌后游击队人数不多、装备不强,但熟悉本地地形,把兵力分成许多小组,四下散开,有效利用山地、树林或村落房舍,灵活机动地突然袭击,使日军无法抓住八路军主力,却又处处挨打,防不胜防。
1937年11月下旬,日军500多名步兵和百余名骑兵进犯山西省太谷县范村镇。八路军129师771团1连面对数倍敌军,以4个班坚守正面阵地,其余兵力分散到周围。当日军以密集队形进攻时,早已散布在道路两侧的八路军开始射击,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日军遭到来自两翼和后方的袭击,阵脚大乱,伤亡惨重,却不知八路军究竟在何处,火炮与机枪也只能盲目扫射。打了一整天,日军伤亡近百人,只好灰溜溜撤退。129师师长刘伯承风趣地说:“不要小看这个‘麻雀战’配资炒股开户线上,有时一只‘麻雀’也会闹得敌人团团转哩。”“麻雀战”的名头从此叫开了。本版供图:视觉中国、北京日报图片库
彭越刘邦项羽日军游击战发布于:北京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配资网站首选_配资网站排名_配资交易网站观点